(在此数年之后刘备反攻汉中,曾有曹操战将徐晃征战类似剑阁关之险的马鸣阁道取胜:“备遣陈式等十馀营绝马鸣阁道,晃别征破之,贼自投山谷,多死者。太祖闻,甚喜,假晃节,令曰:‘此阁道,汉中之险要咽喉也。刘备欲断绝外内,以取汉中。将军一举,克夺贼计,善之善者也’”《三国志·徐晃传》。说明曹军兵将有能力征战天险。征服剑阁关后进军成都,蜀方无天险可守。退一步讲,如进军成都不利,退守剑阁关也为汉中增加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,使刘备后来难以迅速进犯汉中。)
成都得知曹操占领汉中最快也要2-3日,而若要知晓曹操进攻成都则更要延时,来不及传檄部队增援前线关卡。把握战略时机就在数日以内,刘晔说“若小缓之,……蜀民既定,据险守要,则不可犯矣”,正是指这一战略时机急务。
曹操每研究研究一天,战略时机便逝去一天,曹操一直研究到七日后蜀降者来证明可打,使刘晔所说“若小缓之”成为现实,骑兵再到剑阁,则距离拿下汉中时差有十数日。蜀中刘备手下诸葛亮等人如采取紧急措施,不断传檄抚慰兵民、增兵金牛道,进军成都的阻力、风险则骤然增大,“蜀民既定,据险守要,则不可犯矣”;刘备军队主力因此能够及时赶回成都的可能性也增大很多。刘晔策敌,知难而退:“今已小定,未可击也”;曹操后悔,吱声不得:“意大利大披萨”一闪而过。
当然,即使七日后刘晔说“未可击也”,曹操也能攻蜀一试。或是刘晔见曹操仍未真正下决心一战,所以拦阻?或是曹操真滴老了:老骥伏枥,志已不在千里?无语。
概括曹操南伐蜀的特殊性:一日战略七日休!
然而法正揣摩的曹操不打蜀中的原因还没有解决。法正树起来的“必将内有忧逼故耳”滴“手电光柱”上还贴着许多顺杆爬的文章没有处理呢。现在我就把:
四、法正的“手电筒”灭了
下一页 上一页 (14/15) 余下全文
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[9] [10] [11] [12] [13] 14 [15]
分页字数:1000 | 2000 | 3000
友盟网友(58.100.70.* 2017-12-21 19:18:00):啰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