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初三年(222年),轲比能为了统一鲜卑诸部,攻击东鲜卑首领素利及步度根,曹魏方面,觉得决不能坐视他吞并东鲜卑,否则一旦坐大,将后患无穷。护乌丸校尉田豫出兵相助步度根,大败轲比能军队。
此后,田豫又多次打败鲜卑,轲比能的发展势头暂时被遏制。轲比能此人非常聪明,很懂得知进退,知道目前局面,不能再升高与魏国的对抗,于是主动派人到朝廷请和。当时诸葛亮正在举兵北伐,为了避免两线作战,魏明帝曹叡同意了轲比能的请求。
轲比能对魏国的局面也很了解,他也暗中与蜀国接触,希望通过远交近攻策略发展自己。尽管和蜀国联盟,南北夹击魏国的局面自始至终没有实现,但在此后数年间,轲比能的势力进一步壮大,控弦之士达十多万人,魏国北部边境压力空前增强。
公元228年,田豫下属夏舍遭到轲比能女婿郁筑革建毒手,田豫一怒之下,率兵征讨,不料却被轲比能围困七天,后因上谷太守阎志从中斡旋,田豫才得以脱身。
如果再这样下去,轲比能就会成为一个冒顿式的草原领袖,那样对魏国无疑是个灾难。但此时,魏国已经疲于应付南方的蜀吴两国,无力发起对鲜卑的大规模战争,那么最佳手段就是刺杀了。
这次刺杀行动具体是否得到朝廷暗中指示,不得而知,具体实施者是幽州刺史王雄,执行人为韩龙,关于韩龙史书上没有任何详细记载,其生平我们不得而知。
关于这次刺杀行动,史书中就简单一句话:“(青龙)三年中,雄遣勇士韩龙刺杀比能,更立其弟。”
但可以想象,真实的历史场景是多么的惊心动魄,绝不像史书中记载的这样轻描淡写。韩龙最终的结局怎样,是死是活,我们无从得知。
但韩龙靠一己之力,一击而中,刺杀轲比能,其勇气和魄力完全不属于荆轲刺秦王。轲比能死后,鲜卑群龙无首,再度陷入内讧,鲜卑政权土崩瓦解,强大统一的鲜卑不复存在,一举解除了曹魏的北部威胁。
上一页 (2/2)